联系我们

020-83028506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广东银毫券始末

发表时间:2024-04-16

来源:中国钱币

清末到民国时期曾经流行于广东一带的“银毫券”,因早早退出流通少有人解。“银毫券”的出现源自“毫银”。中国最早的机制币出现在广东,民间将壹角、贰角小银币俗称为单毫、双毫,统称“银毫”。按照当时规定,每一银元等于两中元,五双毫,十单毫,或二十个五仙。而每单毫则等于制钱一百。

此后广东官银钱局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印制替代银圆的银元票,用纸币降低货币成本。官银钱局印发纸币以来,只印发了少量的“成元”(大洋)票,以后历届粤省政府所发纸币除部分印有“大洋券”字样外,其他都是以银毫为本位。

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向五国银行借款,希望通过发行中国银行纸币来整治混乱的广东纸币,加强控制广东经济来巩固北洋政府政权。但这一举动不可避免地触动该地区主要发钞行––英商银行势力范围的经济利益,经他们暗中破坏阻挠,最终中国银行在广东没能达到用大洋兑换券统一币制的目的。广东依然是“对于洋商交易,则必须购买港纸,对于外省汇兑,亦必用港纸折合,操纵之权,操诸外人,商家受亏甚巨” 。

国民党政府掌权后,为了统一全国货币于1935年11月实行“法币政策”。当时统治广东省的陈济棠,以广东省银行、广州市市立银行的纸币为广东“法币”,抵制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1936年7月陈济棠下野,广东还政中央,财政部委派顾翊群为广东省银行行长,接管省行,为整理省币,发行了1931年美钞版银毫券。由于“银毫券”之名不符民国政府的货币政策(白银收归“国有”,货币不再与银毫挂钩),便提用原1931年美钞版大洋券,涂盖“大洋券”字样,加印改“作省毫券用”。

馆藏1935年广东省银行发行两毫银毫券(美钞版大洋券)

馆藏1935年广东省银行发行一毫银毫券(美钞版大洋券)

1937年6月21日开始,广东省银行用法币收回广东毫券,财政部明确规定省毫券按1.44元兑壹元国币,大洋券按1.2元兑壹元国币,使用至年底。1938年1月财政部以粤省习用毫券甚久, 特准毫券与国币按比率延展一年。后为维持抗战非常时期金融,财政部又宣布广东“以国币为单位”的规定“暂缓执行”,准许延长兑回毫券期限。直到抗战胜利后,由中央银行拨出准备基金与广东省银行商妥按原比率收兑大洋券、省毫券,期限半年,1947年5月1日开兑。将近半个世纪的广东“银毫世界”,也就此结束。

广东的“银毫世界”也曾对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广西因无造币厂,民国初年购生银向广东造币厂搭铸银毫,广西市面流通的是广东的“银毫”,质量高于后来广西铸造的“银毫”,当地分别称之为“东毫、西毫”;纸币也以银毫为本位。江西赣南地区也受广东影响,辛亥革命时期发行的赣南宁华兴银行券,也以“银毫”为本位。

(节选自:《广东“银毫券”的兴亡》张小杰,《中国钱币》2014年第3期)

责任编辑:岭南金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