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20-83028506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风尚方寸间——月份牌藏品赏析

发表时间:2025-01-31

“月份牌”是20世纪初兴起于上海的一种绘画。因早期画上附有年月历表,故名。

一、“月份牌”广告兴起条件

(一)民国时期经济的复苏

南京民国政府建立初期,中央及地方政权更迭频繁,国外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压迫,局势不稳导致政府政策难以推行。但是随着政局趋于短暂性的平稳,南京民国政府开始规划建设道路交通系统,加快发展公共事业,推进工业生产,居民人均收入得以提高,经济的发展为广告业的发展打下了经济基础。

(二)印刷技术的进步

早期月份牌广告在其他国家印刷,制成后再运到中国,增加了印刷成本。1840年以后,西方的石板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后国外资本介入,将印刷工厂建立在城市经济中心周边,为商业印刷提供了便利,加速了月份牌广告的发展与成熟。

(三)商业竞争的激烈

月份牌广告是外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获取更多利润而创作的一种广告形式。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商家们在月份牌广告上不惜斥巨资聘请专业画家设计广告,以凸显产品的差异性。

二、“月份牌”绘画内容主要题材

(一)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

早期的月份牌广告题材主要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多取材于传统神话、民间故事、小说、历史故事、各类吉祥祝福等,画面上多是一些古装仕女,体现了中国封建时期的传统文化。

图“唐伯虎点秋香”月份牌

(来源:曹潇丹《民国时期上海水彩艺术嬗变与月份牌商业化研究》)

(二)融入西方流行元素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思想解放以及绘画技法的成熟,月份牌的接受度也随之增高,而后的题材则体现出外来商业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融合的趋势。新潮前卫的女士开始占据月份牌广告,反映豪华都市生活,展现上层社会。此时的月份牌广告不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也是商品文化的输出。

图西洋元素服饰月份牌

(来源:李惠等《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民国月份牌中西洋服饰研究》)

(三)借时取材

月份牌广告还会借助时事、使用爱国主义题材来制作广告。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月份牌的风格也随之一变。新中国成立初期,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苏联风格的宣传画逐步占领中国,月份牌所绘制的内容也逐渐呈现新社会新气象的场景。

图馆藏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月份牌

图馆藏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日历

月份牌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兼收并蓄的体现。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集广告功能、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于一体;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集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借助印刷媒介的传播引领社会流行趋势,迎合了当下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也传播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李陈影:《中国月份牌广告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变迁––以民国时期月份牌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5期。

曹潇丹:《民国时期上海水彩艺术嬗变与月份牌商业化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郑 楠:《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8期。

李惠;陈曼玲;李斌:《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民国月份牌中西洋服饰研究》2024年第3期。)

责任编辑:岭南金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