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20-83028506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市场历史记忆之“实物股票”

发表时间:2025-05-30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有价证券。实物股票可分为四大类。

一、供销合作社股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单位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在农户间分布不均衡,所以农户合作制的重新恢复很有必要。这一时期,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都恢复了股份制经营模式,各级供销合作社都发行股票:自筹资金,吸收社员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社员每年享受盈利分红。

不过,这一时期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广泛实行的合股经营模式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企业,但它可以说是中国新时期农村股份制的萌芽,为后来的乡镇企业、社办企业股份制建设起到了开路和奠基作用。这些股票每张金额很小,下面有划成小格的副联,每格写“XX年红利收据”,按年份从下往上计数,以便于撕下。最后一格是2000年至于2000年以后该如何却没有说明,从中可以看出这类股票处于发行的初级阶段,非常“朴素”。

二、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国营小企业股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社办企业、集体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大多是股份合作制的联合企业,按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民营型、村队型、乡镇型、集体型。其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资联营;二是以资代劳;三是增资扩股组建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是被禁锢20余年之后在中国出现的最初形态的股份经济。

从1984年开始,股份制开始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通过向企业内部职工和社会发行股票企业开始建立董事会制度。

三、非上市公司股票

上世纪80年代末,股份经营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和各类企业,试点内容逐步深化。这一时期,部分国营企业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一些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趋公开化、规范化。截至1990年,全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但许多发行股票的企业并没有成为上市公司,而作为非上市公司存在、发展或消亡。

四、上市公司股票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截至2007年,在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近1500只,其中有实物股票留存于世的只有70余家公司的130多种股票。这是因为,1994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实现股票交易无纸化后,后来的上市公司没有再发行实物股票。于是,改革开放初期各上市公司发行的实物股票,成为印证中国改革开放股份制建设深入发展的绝版史料。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上市公司是中国股份制企业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实物股票独特的历史身份见证了中国企业股份制改革、股票发行与上市、证券市场成功发展的历史;记载了上市公司的原始历史信息和资料,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证券文化史中的珍贵文物资料。

(节选自:

单承钧:《实物股票及其认购证收藏》,《中国信用卡》2008年第7期。)

责任编辑:岭南金融博物馆